
北部生态新区是柳州的“北大门”,这块区域的发展,关系到柳州的未来。2月6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总体发展规划(2017-2035)》及《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建设总体规划》,为新区发展确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北部生态新区位于我市主城区北面,处于我市辐射北部四县的重要位置,是我市构建“一主三新”(“一主”即主城区,“三新”即柳东新区、柳江区、北部生态新区)城市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市打造产业集聚、要素集聚、人口集聚的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本次规划全域研究范围550平方公里,包括沙塘镇、石碑坪镇、柳城县东泉镇的走马种畜场、华侨农场及凤山、社冲乡部分用地;核心区研究范围265平方公里,包括沙塘镇、石碑坪镇及凤山镇、社冲乡部分用地。新区以沙塘镇、石碑坪镇178.9平方公里作为近期主要发展区域;规划到2035年北部生态新区人口规模为5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规模为45万人,城镇化率88%,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50平方公里。
规划提出“生态立区、产业富区、创新活区”为北部生态新区的三大发展目标。在新区总体布局上,重点打造“三纵一横”的城市发展轴线,分别为柳江生态旅游发展轴、南北城市功能发展轴、东部远景产业发展轴、东西产城融合拓展轴。结合规划区中部的生态环境,还将打造四大产城融合片区:沙塘城市功能组团、石碑城市功能组团、东泉预留产业组团、走马预留产业组团。
新区整体上将形成“一主两副三核”的总体结构,“一主”即城市功能核心(沙塘核心,石碑坪核心和江湾生态绿核),“两副”分别为依托东泉镇形成产业组团服务中心及依托未来走马高铁站形成走马产业组团中心。同时,沿西部的滨江生态旅游发展轴,将结合现有的城镇及村庄布点,打造影视特色小镇、凤山文化古镇、颐养健康小镇、未来创意小镇、湿地特色小镇等系列特色小镇。
此外,新区还规划建设开放式街区,打造“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学校、医院、湿地公园、全域绿道系统等便民利民基础设施也在规划之中。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