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龙城E号通
当前位置:中国柳州 > 走进柳州 > 发展柳州 > 发展规划

“湿地公园”正成型

――着力打造“竹”文化主题公园

  • 发布日期:2018-05-03 10:08       来源:柳州日报社       作者:江宏坤

  • 字体大小:[]

  • 背景颜色:

  • 评论:

内容导航:

湿地公园全貌鸟瞰效果图

  日报消息(记者江宏坤报道摄影)近日,市委常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北部生态新区湿地公园设计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要将其打造成“国家级湿地公园”。据悉,该湿地公园将打造成“竹”文化主题公园,通过竹与自然共生、自然与建筑共生、建筑与城市共生,展现“竹林”与城市共生的特点。

  记者在市委常委会上获悉,湿地公园用地范围东起双沙路,西到柳江东岸,南至古灵大道,北达三合大道,场地呈长条形。公园规划范围现状地势较为平缓,场地内包括三合水库部分水体、现状农田、鱼塘及林地等,有国有储备土地、国有农场(沙塘农场)土地,以及三合村、古灵村集体土地等。

  《方案》显示,按照打造“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建设目标,我市将湿地公园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科普宣教区和管理服务区五个分区,湿地率达54%。湿地公园规划日游客量约1.4万人,年游客量约503万人。方案设计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按照“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同时在全面加强绿色生态建设的大背景下,突出彩花植物景观特色打造“四季常绿、多花互动”的植物景观,体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在建设推进方面,我市将分为三期实施建设,一期位于公园东南侧,二期位于公园东北侧,其中一期、二期主要为公园的管理服务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湿地保育区;三期为公园西部余下部分,主要为湿地公园的恢复重建区;另外,《方案》还对一期1277亩国有建设用地区域进行了详细设计,一期用地规划分为森林水库观景区、竹博园观赏区、竹建筑双年展区和水体生态观景区四部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入口广场、游客服务中心、观景廊道、亲水平台、停车场等。

纠错 打印 关闭

文章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承办单位: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4号

主办单位:柳州市人民政府

桂ICP备05009280号

管理维护: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0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