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龙城E号通
当前位置:中国柳州 > 走进柳州 > 发展柳州 > 产业概况

“绿色银行”年产值14.68亿元

――柳州茶抱团公共品牌打响产业“突围战”

  • 发布日期:2018-02-08 15:24       来源:柳州日报社

  • 字体大小:[]

  • 背景颜色:

  • 评论:

内容导航:

  2018年立春,沿着县道进入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葱茏的茶林在微微寒雾里蜿蜒成美丽弧线。估计再过20天,就是国内最早的一波早春茶的采摘时刻。茶叶是柳州大山里的“绿色银行”,去年一年产值14.68亿元。

  “仙池茶叶2017年产值5000万元。柳州市大力推动品种改良和品牌打造,茶企茶农都是受益者。”三江县仙池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市茶叶协会副秘书长张国富说,“三江春”“三江红”是三江县茶业的公共品牌,更是茶农的致富希望,茶林被当地人称为“绿色银行”。

  张国富茶林所在的三江县,茶叶产业覆盖贫困村85个,种茶贫困户占贫困户总数的67%。以八江镇布央村为例,该村540多户2100余人,三分之二的农户通过种茶致富。

  柳州是茶叶最适合生长的区域之一,产茶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早春茶每年2月中旬即可开采上市,比江浙等大多数产茶区提前了20多天,有着“中国早春第一茶”的美誉。目前,全市大型的茶园主要集中分布在三江县、融水苗族自治县、柳城县和鹿寨县,种植面积21.49万亩。2017年,全市干茶产量1.4万吨,干茶每千克平均单价105元;实现产值14.68亿元,同比增长8.4%。

  柳州绿茶早,甘甜醇爽、清香馥郁;柳州红茶闻着甜,口感更甜。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柳州茶产业势头火,但是产值增长缓慢。“有姓无名,难闯出大名堂。”“优质资源为他人作嫁衣裳。”在柳州茶城经营茶叶的老板们说得很直接,好茶叶种出来,但是最受益的人不是柳州人。早在2010年,我市就着手打造茶叶品牌了,于是柳州有了首个茶叶公共品牌“柳韵春晓”,寓意“柳州茶韵春来早”。此后“三江春”“三江红”等公共品牌陆续打响。  

  让柳州茶出名,我市做了很多努力。连续举办了五届柳州红茶节;组织企业参加“中茶杯”全国名优茶品质评比,拿到了数个金奖;邀请茶叶专家来柳做技术指导……对于柳州茶产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给予了很高的认可:茶叶加工水平明显提高,整体质量上台阶,特别是柳州的红茶生产有优势,发展前景好。

  “有机认证是柳州茶叶突围成功的一个窗口。”张国富说,茶叶有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有机认证的茶叶比非有机茶叶贵了3倍以上,最好的干茶可以卖出3000元/公斤的价格。但是碍于历史原因、技术层面等多方面因素,我市的有机认证茶林并不多。

  为此,我市日前出台了《柳州市耕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在优先保护区、安全利用区和严格管控区三类区域,主要面向包括茶叶在内的特色农产品产地,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2020年底前实现县区全覆盖。

  我市的茶产业创新也有成果,除了现有的绿茶、红茶、白茶,还在研发黑茶等。此外,还以百年茶树为原料制成柳州野生茶产品。野生茶文章大有可为,以融水县为例,该县辖区的大山里,发现有多个树龄超过百年的古茶树群,面积约千亩。

纠错 打印 关闭

文章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承办单位: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4号

主办单位:柳州市人民政府

桂ICP备05009280号

管理维护: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000034